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

給女星T

是昨天在巴克禮紀念公園拍的,落羽松,葉片直直下垂的線條讓人動容。今晚在中秋夜的大小煙火聲中寫這一小則,算是紀念剛辭世不久的日本女優竹內結子女士。我的手機以日語解說,連上谷歌之後,日語網頁會先出現。我看了幾則日語報導,有的在一兩天後被中文媒體翻譯,大致也能看到。其中有一則提到,今年滿四十歲的竹內,未來的演藝作品可能不再是女主角,而是一旁居於襯托地位的角色,但仍可曖曖內含光,有自己的存在感。女性在四十歲之後,扮演愛護下一代,甚至下兩代的角色,我覺得很好,也不代表就沒了自己的光輝。
在她剛過世那天的日文報導,有一篇提到這在演藝生命上需要「けじめ」,亦即分界線,也就是一大覺悟。她是否已經擁有,在我的心裡,是打著問號的。對於情路坷坎的竹內來說,更不容易,何況她內心原有著國際巨星的夢想,說不定,她還沒有完全從第一次婚姻的傷害中走出來;生完第二子之後,長此以往,都要以「ママさん女優」(媽媽女星)的姿態出現在大小銀幕上,教她情何以堪?當她走上一連串人生選擇所鋪陳出來的路徑,直到今天又全部否定掉,或許正在訴說「這不是我想要的!」
我的鋼琴老師曾對我說,有起有落,正是生活的常態,她也是四十後的熟女,是一位有著絕對音感的才女;每天接送小孩、努力教琴,性格早就被生活磨圓了。在起起落落之間,不必太在意,她表示。星期天得知竹內結子的噩耗以來,我曾想著,如果她像老字號的吉永小百合(今年75歲)那樣也從事寫作就好了,藉由文字綴寫心境、釐清思緒。吉永小百合為了體驗生活,剛結婚時還上市場買一整條魚回來,學著分解與烹魚,被旁人說「不用做到那樣吧?!」
雖然這已是事後話,但作為曾經欣賞過這位女星的觀眾(除了日劇,我還去日本的電影院看過她的「戀火」),還是覺得她還可以嘗試更多,即使不演戲做點別的,也很不錯啊!我在日本的時候她正鬧分居,直到今天,我還是要問:她真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?也許還不知道;也許,明明知道,卻無法到手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第100天的貝多芬

Beethoven: Sonata No.19 in G minor, Op.49 No.1 I. Andante 這個樂章,今晚果真兌現了練習100次的諾言~對自己和老師。實際上已練13~14個月,或更久一點。練到99次時,我已經領悟:練100次並不保證不彈錯,只是走到開始學...